對我而言,離鄉與歸鄉,不僅是單純的回家或離家,而是啟動生活的不同步調。當老爸住院後,我才發現不管第一次或第二次的離鄉,或是在老家的生活中,我依舊窩在老爸的保護傘下。譬如,第一次及第二次離鄉求學的外宿地點,原自以為逃出了如来佛的手掌心,但最終仍是在老爸交友廣泛的世界裡。

  第二次的離鄉,老爸自由主義的教育方式,向來採取不強迫升學的態度,因此預先規劃一條路線,等著我踏上那一步,當兵後接手生意,看似件很自然的事,也是周邊每個人理所當然的共識,因此大考前後的日子,周而復始地過著市場生活。然而,大考成績公布後,簡單算了落點,放榜前先行宣告,我考上了!符合家裡所開出的升學條件,公立學校,落點學校未知,畢竟這是繼續離家的契機,總得好好選擇。老爸臉上生動的表情,訴諸一件事,沒認真讀書的人,怎又考上了,但隨後透露出喜悅的訊息。老爸總是保持父親的威嚴,因此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,往往藉由旁人的講述或轉達,我才慢慢認識老爸的另一面。

  第二次的歸鄉,相對前次,這次花了二倍的時間,換取了二個學位。此時,我才發現老爸並不清楚我所讀科系,畢竟我是未跟家人討論下,從電機逕跨環工領域,因此我第一次認真說明了所學,最後的結論,環保,像資源回收,而某次老爸試圖喚我回鄉就業的契機,一份鎮公所廢棄物清運相關事務的公職工作,這時我明白老爸心裡的簡單想法,處理垃圾的人,我在沒辦法否認老爸的說法下,同時拒絕了介紹的工作,又再次解釋了我的工作內容,但我相信老爸仍是一頭霧水,畢竟一份出嘴巴說東道西,然後到處走走看看,最後寫幾個字,每個月有錢領,聽起來確ㄔ實像詐騙集團。

  經過第一次的離鄉,我擁有了自由的感受,但未體認到肩負的責任,直到第二次離鄉後,才明白獨立的代價。相對於第一次離鄉前,應老爸要求,考取了汽車駕照,而第二次離鄉的期間,我卻只會不斷地傷害了他們的心,那些話語詞句能否一筆勾銷?能否不留下一點痕跡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憶父:我的第二次離鄉   著於2013/11/25